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uG1X4fv_hzqnEo7O_Xvyw
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,但他在晚清新学中所处地位与意义始终不确定,即其是否形成了一个学派,是否代表了新学发展的一个阶段,其学派之于整个新学发展演化究竟处于何种地位、具有何种意义,这一学派之发轫是否有特定的历史地理、区域文化予以观照,等等。在这种情形下,我们提出“侯官新学”以及与之相匹配的“南皮新学”“南海新学”等概念,尝试形成一个新的叙事与阐释框架。当然,这一新框架与原来的框架不是相悖的,而是相辅相成的。 为什么要称之为“侯官学派”?因为严复籍贯福建侯官,且一生喜用“侯官”署名,在《天演论》各章题目下,即署“侯官严复达旨”。世人也习惯称其为“严侯官”。是故,以“侯官新学”命名严复新学或严复学派,内涵更丰富,地域特色更鲜明,即突出了其与福建的历史地理、区域文化与地方话语的关系,形成了一个新的视域与维度。其实这种学术梳理与命名,在中国学术史上已有成规。《宋元学案》《明儒学案》首创其例。全祖望以为,“学案”亦即“学派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三)。仅以黄宗羲原著《宋元学案》为例,其三分之一的学案名是以地域命名的,其中有学者的出生地、也有客居地,而且大多作了新的梳理与命名。如北宋张载之学派,当时称为关学,而《宋元学案》称之为“横渠学案”,即“横渠学”或“横渠学派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十七)。又如南宋胡安国之学派,当时称为“湖湘学派”,而《宋元学案》称之为“武夷学案”,即“武夷学”或“武夷学派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三十四)。又如范仲淹在北宋时并无所统学派,而《宋元学案》特为之命名了“高平学案”,即“高平学派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三)。 晚清新学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,也是一个中西碰撞交融的过程。一般认为,晚清新学之建构历经三个发展层次或阶段,即,首先是物质的层次,亦为物质文化层面,如坚船利炮、工具器物,等等;其次为制度层面,亦为制度文化层面,如议会制度、君主立宪制,等等;再次为价值观层面,亦为精神文化层面。若从历史地理、地域文化及区域话语的角度,窃以为这三个阶段还可以这样表述:第一阶段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南皮新学,其以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为宗旨,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,它的社会实践是洋务运动;第二阶段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南海新学,其以“托古改制”为依傍,主张维新变法,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、议会制度,它的社会实践是戊戌变法;第三阶段是以严复为代表的侯官新学,其揭橥“以自由为体,以民主为用”,主张学习西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,体现了中西文化在价值体系层面的交融,以现在的研究观之,它的社会实践是新文化运动。 “侯官”是福州的古称。福建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一隅,三面环山,一面临海,使其在中原板荡的岁月里,偏安一隅,在历史的激流中形成一个相对平静的港湾。当北方游牧民族周期性地入主中原之际,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便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入闽移民潮。这一移民潮的主导者为北方的世家大族,入闽的旧姓大族将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、中庸与温和敦厚寄藏于闽山闽水之中。于是,闽文化更多地保留了儒家文化的传统及古代中原地区的语言、艺术、风俗、戏曲的吉光片羽。两宋以来,中国经济重心南移,八闽文化昌盛,至晚清,侯官更是名人辈出,如“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”林则徐、“首任船政大臣”沈葆桢、中国近代“西学第一人”严复等,故当时有“晚清风流数(出)侯官”之说。更重要的是,侯官辖下的马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、造船业、船政学堂的发祥地。侯官新学就是在上述历史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滋养下生成的。 侯官新学特指严复的新学思想。溯其渊源,当时设在马尾的福州船政学堂为严复新学的发轫提供了最初的平台。福州船政学堂是闽浙总督左宗棠于同治五年(1866年)在筹办福州船政局的同时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。左宗棠在该年调离后,由沈葆桢接办。该学堂设有完全西化的、完备的制造和驾驶两个专业。因左宗棠认为英、法两国分别是当时世界上驾驶和制造最好的国家,故制造专业委法国人主持,用法国教师、法国教材,用法语教学;驾驶专业委英国人主持,用英国教师、英国教材,用英语教学。同治五年,14岁的严复入驾驶专业修业。1871年,19岁的严复以最优等学业成绩毕业。在海军服役6年之后,严复等6位同学于1877年被选派入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。一年后学成,其中方伯谦、何心川、叶祖珪、林永升、萨镇冰等5人到皇家海军舰船上实习,而严复因已被中国官方安排为教职,遂继续在格林尼治海军学院再学习一年。在英国留学期间,严复遍访大英图书馆、博物馆,参观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与市政建设,旁听英国法庭诉讼等,深入探研了西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经典及社会问题。 负笈英伦的经历,使严复具有有别于同时代思想家的禀赋,使他有可能直入西方文化之堂奥,深得个中三昧,最终漂洋过海,将之植根中土。严复之所以能发展新学,主要在于他14岁起就接受英式教育,熟谙英语、西学,后又留学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,研习资本主义原典。而他之所以能如此,归根结底就是当时福建侯官区域组建了海军、福州船政局与福州船政学堂,这一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氛围,亦即今天所命名的船政文化,熏陶、造就了严复。也就是说,只有“侯官”才能产生“严复”。 广义而言,侯官新学是指在福建历史地理和区域文化的大背景下,在宋明以来闽学的浸润与观照下,以及清朝末季这一地区中西文化激荡交流中,形成的一个文化学派,其中包括林则徐、沈葆桢、严复、陈季同、林纾等闽籍学人之思想。应当看到,这一学派是晚清以来福州乃至福建地区爱国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,探求救国真理,主动向西方学习,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士大夫群体的思想结晶,这就决定了侯官新学学理的开放性、先进性与方法的“守中性”,亦即一些论者所谓的“思想的先进与方法的中庸”。